2020年06月04日
多国加速新一轮生产供应链重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多国生产供应链正在加速变化,欧盟、东盟等区域国家的举措格外突出,欲将医疗产品、制造业、轻工业等多个产业的工厂、供货商与本区域生产需求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
- 欧盟聚焦医药和工业制造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欧盟在多个领域的生产供应链调整有望加速。日经新闻社文章称,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断裂和各国的出口限制提高了欧盟的危机感。
在医药产业,欧盟的态度十分积极,生产供应链调整有加速迹象。法德两国领导人日前联合发布声明提出“发展战略性的‘健康主权’”,提出推进欧盟区域内的疫苗和治疗药的开发生产与共同储备,降低对其他地区的依存度。
在法国,截至4月上旬,防病毒效果较高的口罩的需求达到每周4500万个,但产能仅为700万个,加之无法充分进口,医疗机构的口罩严重短缺。另外,欧盟委员会4月要求印度放宽约10种药物的出口限制。
另据欧洲媒体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年底前将发布医疗战略,计划纳入推进材料采购的多样化,同时要求制药企业推进在欧盟区域内生产的方针。
另外在工业制造业领域,欧盟也酝酿采取措施将更多工厂纳入本区域,减少供应链外部依赖。
据悉,欧盟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已逐步放宽补贴规定,一直在扶持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在欧盟区域内推进生产的做法,和欧盟打造欧洲重点企业的大方针一致。
日经新闻社文章称,2019年,欧盟委员会驳回了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的铁路车辆业务合并计划,以此为契机开始出现修改《竞争法》(该辖区内反垄断法)的动向。从中也可以看出,欧盟有意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但在欧洲等人工费高昂的地区生产有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竞争的委员布列塔尼5月中旬呼吁欧盟支持开放的贸易,但目前仍存在经济封锁加剧的风险。
- 东南亚各国欲化危为机
经济增长较依赖外部的东南亚多国正抓紧布局各领域生产供应链,越南、新加坡等国官员纷纷表示将抓住“后疫情时代”契机吸引更多企业。
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部长陈振声日前公开表示,疫情后,供应链最终如何被重新配置尚无定论,但有可能设在更接近需求终端的地点,以确保能更好抵御未来的供应干扰。
他说,由于受到许多主要市场急剧放缓的不利影响,本地制造业以及与贸易和物流有关的外向型行业前景仍然疲弱。但随着外国企业分散供应链和寻求安全港,新加坡作为受信赖的中心与人才和知识产权的安全港将能够掌握其中的机会,继续加强新加坡在全球供应链中所扮演的角色。目前,政府正协助公司和员工掌握这些转变,继续加强与区域的连接性,维护新加坡的金融和物流中心地位。
另外,越南也正大力吸引外部企业和工厂落户。据埃菲社报道,越南计划投资部长阮志勇日前表示,相信越南良好的抗疫表现将有助于吸引新的投资者,提升越南的全球地位。
报道称,2019年越南的经济增速为7%,与近些年的水平一致,但越南经济在疫情初期受到影响。该国2020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仅为3.8%,较上年同期降低3个百分点。越南政府深知,唯有增长才能创造就业岗位、减少贫困现象、保障社会安全,为此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胡志明市校区供应链研究专家利萨·阿克巴里对媒体表示,企业正在研究如何重新设计自己的供应链,将工厂转移到其他东南亚国家。
- 供应链调整加速趋势显现
多位专家和商界人士表示,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下行会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企业们调整产业链布局的行动都在加强。
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阿尔努·德迈耶认为,未来全球供应链布局可能出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某些经济体将更加重视自身供应链的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从而促使某些供应链区域化集聚;另一方面,人们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会更加重视对供应链实施多元化布局。
他说,这些趋势都是供应链布局的演变而非终结。伴随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那些原有供应链承接关系紧密、且率先与合作伙伴达成供应链恢复安排的国家和区域将占据先机。有分析人士认为,疫情或将加速区域一体化趋势。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驻新加坡高级合伙人奥利弗·汤比和该公司驻上海高级合伙人乔纳森·沃策尔合写的报告称,亚洲整体可以危中寻机。“亚洲的未来就在于现在,我们依然预计,该地区将出现强劲的长期增长轨迹。预计到2040年,亚洲将代表全球40%的消费和52%的GDP。”
商界人士也提出分散供应链的重要性。瑞典卡车、巴士和发动机生产巨头Scania的首席执行官亨里克松表示,该公司已努力确保其使用的2.1万种零部件中的大部分至少有两处来源。凭借这一策略,该公司一定程度上经受住了供应商所在地防疫封锁措施而带来的冲击。
(资料来源:罗戈网)